宫寒,顾名思义,就是子宫寒冷。有一些女性天生体质较寒,四肢容易冰冷,对气候转凉特别敏感,脸色比一般人苍白,喜欢喝热饮,很少口渴,冬天怕冷,夏天耐热,这就是宫寒的表现,那么宫寒的症状有哪些呢?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。
1、月经异常,前小腹有坠胀感,并出现白带增多、腰酸或痛、两乳胀痛等现象,少数有反胃、作呕反应;行经腹痛,小腹发凉,月经色黑有血块。
2、寒者的另一表现是浑身发胖,并伴有气短乏力、失眠多梦、月经过少、不排卵等症状。子宫热量不足,为了可以维护自身的生理机能,脂肪就充当起“护宫使者”,子宫越冷身体就越需要囤积脂肪,从而引起发胖。
3、腹寒冷有时作痛,经期有时错后,色淡而量少,精神较差,平时腰酸腿软,小便较多,月经量少,舌质淡苔白,脉沉。
女性宫寒常会出现下腹坠胀,疼痛,得热则缓和,白带多,痛经,月经失调,脉沉紧,舌苔薄白多津等症状。
如何调理宫寒:
1、月经期间调养:用红糖、红枣,艾叶煮水喝,以暖宫散寒祛瘀。在例假前三天每天喝红糖红枣水,以增加排量,更好的让月经排除干净,也活气血,暖宫。
2、日常进补:枸杞子、核桃、龙眼肉、大枣、桑椹子、当归、鸡血藤、生姜煲汤,汤水具有温肾助阳、填精养血之用。多吃补气暖身的食物例如核桃、枣、花生,让先天的不足由后天的高能量来补足,不用担心上火,宫寒体质属于火气不足,不容易出现火大体热的症状。
3、茶饮调养:红姜茶,取红糖50克,生姜4片,温火煮四到五分钟月经来时坚持喝几天。平时一周左右喝一次。长期坚持,宫寒症状就会减轻。也可用黄芪、大枣、或者当归泡水喝或者煎服,补气调血,使得气血双盈,这样有效驱除宫寒的方式。
4、姜,艾叶、肉桂、花椒煮水,用以浸泡双脚,具有温肾散寒、温经通络之功。也可以选择芬芳密语姜精油,薰衣草精油,泡澡或泡脚。
5、艾灸:适用于女性宫寒、月经疼痛、腰腹发凉、体寒及产后恢复暖宫等人群。艾灸神阙、百会等穴位以调理奇经,暖宫散寒,或灸肚脐正中直下1.5寸出的气海穴和肚脐正中之下3寸处的关元穴,每日熏烤30分钟,坚持下来也有效。
6、日常运动:“动则生阳”,寒性体质者特别需要通过运动来改善体质。快步走是最简便的办法,步行,尤其是在卵石路上行走,能刺激足底的经络和穴位,可以疏通经脉、调畅气血、改善血液循环,令全身温暖。
7、除了三餐正常有规律外;应重视高质量的营养早餐,早餐占人营养量的60%以上。重视早餐比什么都重要,最好9点前吃早餐,胃经当令。高植物蛋白质高纤维高维生素含量的早餐为上乘之选。另一方面三餐饭后适量增加优质的营养素:比如维生素ACEB矿物质钙铁等等。
平时我们还可以煮下面良方调理宫寒,预防宫寒症。
四物汤
做法
1、将当归、熟地、川芎、白芍各物洗净。
2、煮沸瓦煲里的清水,放入所有材料,武火煮沸半小时,加红糖调味即可食用。
功效:补血调经,润肤养发,改善面色苍白、肌肤粗糙等状况。
三、桂圆红豆大枣汤
材料:干桂圆30克、大枣50克、红豆克、清水0克。
做法
1、红豆用清水洗净,浸泡2小时备用。
2、桂圆去壳留肉备用。
3、泡好的红豆、大枣、清水,上火煮沸。
4、加入桂圆。
5、再次沸腾后,转文火煲60分钟。
驱赶宫寒,首先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,一方面要对某类食物忌口,尤其是来月经时,要少吃虚寒的食物。另一方面要吃一些补血补气的食物,例如红枣、黑米、红糖等。
扫描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://www.jixuetenga.com/csjg/622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