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冬季节,你肾虚了吗?
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
冬季是自然界万物封藏的季节
而肾脏在五行属水,肾为先天之本
那么肾虚有哪些症状呢?
男女肾虚的区别在哪里?
肾虚要分肾阴虚或是阳虚,或是阴阳两虚,阴虚一般有潮热,耳鸣腰酸五心发热阳痿早泄等,其次阳虚多为腰酸怕冷等。
肾虚的男人有什么具体的表现呢?
夜尿增多、头晕耳鸣、畏寒体冷、腰膝酸软、房事力不从心、腰痛。
肾虚的女人有什么具体的表现呢?
全身倦怠、头脑不清醒、注意力不集中、记忆力减退等。月经不调、性欲降低,过性生活时感到疲惫不堪。
所以身体出现某些症状的时候
大家真的要认真对待哦~
不仅男人需要补肾,女人也一样需要补肾哦~
这里小编推荐给大家些补肾的食材
特别适合秋冬食用哟~
秋冬养肾
要吃这些菜
山药
1
山药
《神农本草经》记载,山药能“补中,益气力,长肌肉。久服耳目聪明,轻身,不饥,延年。”人们将山药称为“平价人参”!因为它“上能养肺、中能补脾、下能益肾,补而不滞、滋而不腻、温而不燥。”对于女性来说,山药更是滋补上品,它有益气滋阴的作用,可谓是女人的“养颜菜”、“不老菜”!
Tips:削山药皮时,可以戴手套削皮,或就着保鲜袋抓住山药来削皮;也可事先在手上搓点盐,然后把山药放在水里削,这样就不会痒了。还有个办法,先把山药蒸八分熟或煮熟,放凉以后再削皮。注意山药能助湿,体内湿气重的人不宜长期食用新鲜山药;山药有收敛的作用,便秘的人最好少吃。
茴香
2
茴香
中医里对茴香的认知是能“补命门不足”、“能暖丹田”,意思是它能温补肾阳。秋冬怕冷、手脚冰凉的人很适合吃。别的蔬菜多是凉性,而茴香属温性。茴香还能温胃止腹泻、健脾助消化。脾胃虚寒、平时容易腹痛腹泻的人,可以适当多吃点。
豇豆
3
豇豆
豇豆又叫做长豆角。豇豆性平味甘,其作用一是健脾,二是补肾,凡肾虚遗精者宜食之。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说:“豇豆理中益气,补肾健胃,和五脏,生精髓。”
醋泡黑豆
4
醋泡黑豆
黑豆是一种十分滋补的黑色食物之一,具有滋养肾脏、补气、预防发炎、活血利尿、黑发等作用。中医认为黑豆是肾之谷,黑色属水,水走肾。醋泡黑豆的功效有养颜明目、滋阴补肾、降低胆固醇和中性脂肪等养生好处。
熟地
5
熟地
熟地是一种上好中药材,具有补血滋阴功效,可用于血虚萎黄,眩晕,心悸失眠,月经不调,崩漏等症,亦可用于肾阴不足的潮热骨蒸、盗汗、遗精、消渴等症,是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六味地黄丸主要成分之一。
熟地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,又名熟地黄或伏地,经加工炮制而成。通常以酒、砂仁、陈皮为辅料经反复蒸晒,至内外色黑油润,质地柔软粘腻,切片用,或炒炭用。对于补肾,熟地也有很大的功效,古人谓之“大补五脏真阴”。
如果用山药、山茱萸等合用,可以治疗肝肾阴虚、腰膝酸软、盗汗遗精等;用知母、黄柏等一起服用对阴虚骨蒸潮热的患者有作用。除此之外,如果与何首乌一起可以治理精血亏虚白发等。
这3种果,也是“补肾高手”
莲子
1
莲子
莲子味甘性平,有补中安神、益肾涩精的作用,可治腹泻、腰酸、遗精、失眠等症。莲心偏苦,平时吃莲子时一般去心,但这个季节秋燥来袭,容易上火,要想清火,建议保留莲心食用。
粤式补肾茶
食材:桑寄生15克,莲子(去心)15克,大枣10克,鸡蛋2枚。做法:鸡蛋水煮去壳;桑寄生以纱布包裹,大枣剪开,连同鸡蛋、莲子放入毫升水中,大火煮开后小火煎煮20分钟,关火焖半小时即可。
注意:经期不建议服用。
板栗
2
板栗
中医认为,板栗有补肾健脾、益胃平肝的作用。不同吃法,作用有所不同:生吃板栗补肾。有的人一到秋冬季节就腰膝酸软、畏寒怕冷,这可能是肾气不足,平时可以嚼食栗子仁来补益肾气。熟吃板栗健脾,如果有体倦乏力、形体偏瘦、胃口较差等情况,可以选择蒸煮、炒食的吃法。
注意:栗子生吃难消化,熟吃易产气,所以一次最好别吃超过10颗。
核桃
3
核桃
核桃富含有益大脑和心血管健康的成分,常食有助于降低血脂、强心健脑。核桃性味甘温,有固精补肾、温肺定喘、润燥滑肠的作用。
注意:
①核桃属于高热量食物,“一勺核桃半勺油”,所以每天食用最好不超过40g;
②发苦、有哈喇味的核桃含有黄曲霉毒素,可引起中毒性肝炎、肝癌,所以一旦吃到,马上吐掉!
当然,除了食补,平时经常按揉一些穴位,也能起到补肾作用。
跟大家说了这么多
小编现在就跟大家推荐几款补肾食谱
让我们拿起本子记下来吧~
补肾食疗方
1、熟地黄当归酒配方:熟地黄30克,当归30克,川芎20克,白芍20克,黄芪30克,白术30克,香附15克,白酒3斤。
制法:将上述各药加工成碎末,用纱布袋装,扎紧袋口,放入酒中,密封浸泡,每日摇动1次,15天后开封,取去药袋,过滤装瓶备用。
功效:补益气血,理气解郁。适用于血虚气弱,气郁不舒所致的妇女月经不调,痛经,身软乏力,食欲不振,神疲声微等。
服法:每日2次,早晚各服15――20毫升。
2、熟地黄猪蹄煲材料:猪蹄克、油菜克、,葱段、姜片各10克、药包1个(内装熟地黄20克,酸枣仁10克)、料酒10克、精盐3克、味精1克、胡椒粉0.5克、清汤0克、芝麻油5克。
3、熟地黄祛颤汤
配方:熟地黄20克、木瓜20克、枸杞子20克、何首乌20克、当归10克川牛膝10克、白芍10克、丹参10克、鸡血藤10克、乌鸡1只(克)、料酒20克、姜10克、葱15克、盐4克。
功效:养血除风,滋阴补肾,用于震颤麻痹症患者。
4、熟地当归羊肉汤
原料:羊肉克,熟地黄30克,当归15克,黄芪30克,大枣数枚,生姜3片。
做法:原料都准备好后,将洗净的羊肉切成小块,用开水焯一下,除去血沫;准备好的羊肉块放入盛有适量清水的锅内,然后放入生姜、熟地黄、当归、黄芪;用文火煲三个小时,这是为了让中药的有效成分能够充分溶解在汤中;3个小时后放入大枣,再加入适量的糖、盐、味精等;再用文火煮15分钟即可。功效:冬天一碗熟地当归羊肉汤,不仅可以润燥,更可以升发阳气,补肾精,符合冬季养肾的养生法则。
5、熟地龙骨汤
材料:熟地20g,猪脊骨0g左右,盐适量。
做法:猪骨飞水后和药物一起炖煮至烂熟,加盐调味即可,喝汤吃肉的同时,煮熟的熟地也可以吃掉。功效:熟地有补血养阴,填精益髓的功效。最会煲汤的广东人喜欢在夏天“生地龙骨汤”,是生地熟地各一半加猪脊骨,俗称龙骨,一起炖。生地性质偏凉一点,养血的同时还能凉血,而熟地则补肝肾滋阴血的功效更大,所以,冬天我们可以直接用熟地,猪脊骨中有骨髓,是中医很看重的补肾食物,两者一起炖,从根本上补肾。
食补已经给大家归纳出来了
那么动手的方法也是要好好记住的呀~
小编推荐的这款经穴养生法
二者相辅相成
冬天身体才会棒棒的!
浥香尘真一养生法
经穴法:以通达、流畅为要。包括穴位按摩、穴位拍打、穴位敷贴、穴位水疗(温水冲点穴位)、穴位灸疗、经络推按、中药泡脚等。归类总结为“真一养生法经穴七十二冲。”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