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归
当归的根
伞形科
多年生草本
《本草时光》里是这样写的:
“当归”之名自古就常被文人借来畅意遣怀,譬如“年增思绪断,亲老忆当归”,李时珍说:“当归调血,为女人要药,有思夫之意,故有当归之名,正与唐诗‘胡麻好种无人种,正是归时又不归’之旨相同”。此“思夫”之说虽不敢苟同,但也未见其他妥帖的说法。
当归的样子
(拍摄:1王文元,2陈炳华,3王峰祥,4、5朱鑫鑫,6刘兆龙,PPBC中国植物图像库)
《中国植物志》里有如下记载:主产甘肃东南部,以岷县产量多,质量好,其次为云南、四川、陕西、湖北等省,均为栽培。国内有些省区也已引种栽培。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巫山。
当归标本的热力分布图(图片来源:iPlant.cn植物智)
成为中药材
当归以根入药,以甘肃岷县所产最优,多于秋末采挖,当归是著名的补血药,主要用于治疗血虚诸症。
加工炮制
一般生长2年才能采挖。在10月下旬挖取,抖净泥土,去残留叶柄,待水分稍蒸发后,扎把,搭棚熏干,先用湿柴火熏烟,使当归上色,至表皮呈赤红色,再用煤火或柴火熏干。
炮制方法
1、当归: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,洗净,切薄片,晒干或低温干燥。
2、当归头:取净当归,洗净,稍润,将当归头部切6片,晒干或低温干燥。
3、当归身:取切去当归头、尾的当归,切薄片,晒干或低温干燥。
4、当归尾:取净当归尾部,切薄片,晒干或低温干燥。
5、炒当归:取净当归片,置锅内,用文火炒至焦黄色,取出,凉透。
6、酒当归:取净当归片,用黄酒拌匀,闷透,置锅内,用文火加热,炒干,取出,放凉。每当归片kg,用黄酒10kg。
7、土炒当归:取净当归片,用伏龙肝细粉炒至表面挂土色,筛去土粉,取出放凉。每当归片kg,用伏龙肝细粉20kg。
8、当归炭:取净当归片置锅内,用中火炒至焦褐色,喷淋清水少许,灭尽火星,取出,凉透。
(拍摄:1-3刘兆龙,PPBC中国植物图像库)
功效作用
味甘、辛,性温;
补血和血,调经止痛,润燥滑肠;
归肝、心、脾经
功能补血活血,调经止痛,润肠通便。
主治
1、主治血虚萎黄,月经不调,经闭痛经,血虚、血滞、血寒诸痛,跌打损伤,风湿痹痛,痈疽疮疡,肠燥便秘等。
2、西医诊为贫血属于心肝血虚者,子宫内膜炎、功能性子宫出血、先兆流产、习惯性流产、产后出血属血虚血滞者,肌肉深部脓疡属血虚者,习惯性便秘、老人或产后便秘等属血虚津枯者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2g;或入丸、散;或浸酒;或敷膏。
禁忌
1、中西药配伍禁忌:
(1)不宜与降血压药合用,以防出现直立性低血压等。
(2)与肝素、华法林、阿司匹林等药物合用可增加出血倾向。
2、饮食禁忌:忌面食。
注意事项
热盛出血患者禁服,湿盛中满及大便溏泄者慎服。
相关论述
1、《神农本草经》:主咳逆上气,温疟寒热洗洗在皮肤中。妇人漏下绝子,诸恶疮疡,金疮。
2、《本草纲目》:治头痛,心腹诸痛,润肠胃、筋骨、皮肤,治痈疽,排脓止痛,和血补血。
3、《医学启源》:当归,气温味甘,能和血补血,尾破血,身和血。
临床应用
1、治气血两虚:常配黄芪、人参补气生血,如当归补血汤(《兰室秘藏》)、人参养荣汤(《温疫论》)。
2、治血虚萎黄、心悸失眠:常与熟地黄、白芍、川芎配伍,如四物汤(《和剂局方》)。
3、治血虚血瘀,月经不调,经闭,痛经:常与补血调经药同用,如《和剂局方》四物汤。若兼气虚者,可配人参、黄芪;若兼气滞者,可配香附、延胡索;若兼血热者,可配黄芩、黄连,或牡丹皮、地骨皮;若血瘀经闭不通者,可配桃仁、红花;若血虚寒滞者,可配阿胶、艾叶等。
4、治血虚血瘀寒凝之腹痛:配桂枝、芍药、生姜等同用,如当归生姜羊肉汤(《金匮要略》)、当归建中汤(《千金方》)。
5、治跌打损伤瘀血作痛:与乳香、没药、桃仁、红花等同用,如复元活血汤(《医学发明》)、活络效灵丹(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)。
6、治疮疡初起肿胀疼痛:与银花、赤芍、天花粉等解毒消痈药同用,以活血消肿止痛,如仙方活命饮(《妇人良方》)。
7、治痈疮成脓不溃或溃后不敛:与黄芪、人参、肉桂等同用,如十全大补汤(《和剂局方》)。
8、治脱疽溃烂,阴血伤败:可与金银花、玄参、甘草同用,如四妙勇安汤(《验方新编》)。
9、治风寒痹痛、肢体麻木:宜活血、散寒、止痛,常与羌活、防风、黄芪等同用,如蠲痹汤(《百一选方》)。
10、治血虚肠燥便秘:常与肉苁蓉、牛膝、升麻等同用,如济川煎(《景岳全书》)。
相关配伍
当归配白芍:
当归长于养血柔肝,行血止痛;
白芍善于养血柔肝,敛阴止痛。
两药配伍,有养血理血的作用。
适用于心血不足的心悸不宁;肝血不足的头晕耳鸣,筋脉挛急;血虚血瘀的妇女月经不调、痛经等。
当归配肉苁蓉:当归长于养血补血,润燥滑肠;
肉苁蓉善于补阳益阴,润肠通便。
两药配伍,可增强温润通便的作用。
适用于阴虚气弱便秘等。
当归配熟地黄:当归补血且能行血调经;
熟地黄补血且能填精益髓。
两药配伍,可增强补血养阴的作用。
适用于血虚兼有阴虚诸证。
当归配荆芥:当归长于补血活血;
荆芥善于散风止血。
两药配伍,可增强补血止血,散风活血的作用。
适用于产后血虚,风动晕仆,不省人事之急救,或血虚生风,手足抽搐,肢体震颤,皮肤瘙痒等。
当归配赤芍:当归长于养血柔肝,行血止痛;
赤芍善于清热凉血,散瘀止痛。
两药配伍,可增强活血止痛的作用。
适用于痢疾腹痛,便脓血,肝脾不和,腹中拘挛,绵绵作痛等。
当归配附子:当归长于养血柔肝,行血止痛;
附子善于温肾壮阳,散寒止痛。
两药配伍,可增强养血柔肝,温肾壮阳的作用。
适用于脾土虚弱,不能统血,血去阴伤,阳气随之也伤的久治不愈及阳虚失血兼挟瘀血等。
当归配火麻仁:当归补血活血,润肠通便;
火麻仁甘平油润,润肠通便。
两药配伍,可增强润肠通便的作用。
适用于血虚肠燥便秘等。
鉴别用药
生当归、酒当归、炒当归、当归炭:
当归的古代炮制方法有酒制、醋制、米炒、土炒、盐炒、姜汁制、吴茱萸制、芍药汁制等20余种,
现代沿用的炮制品主要有生当归、酒当归、炒当归、当归炭4种。
其中生当归质润,长于补血,调经,润肠通便,多用于血虚便秘、血虚体亏、痈疽疮疡等。
酒当归功善活血补血调经,多用于血瘀经闭、痛经,月经不调,风湿痹痛等。
炒当归既能补血,又不致滑肠,多用于血虚便溏,腹中时痛,及中焦虚寒腹痛。
当归炭以止血和血为主,多用于崩中漏下,月经过多,血虚出血。
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炮制品中10种无机元素,结果表明当归炮制后铅的含量显著降低,其降低程度为:土炒当归≥酒炒当归当归炭生当归。
有研究报告指出,当归酒浸润后再切片,其有效成分损失少,饮片质量好。酒制后水溶物增高,但阿魏酸含量不降低,而当归炭中鞣质成分约比生品高2倍。另有文献认为,阿魏酸的含量随炮制温度的升高而降低,尤以当归炭损失最多。当归炮制后,当归酞内酯、亚丁基苯酞等成分的提取率明显增加,但磷脂成分下降4.95%。
当归头、当归身、当归尾、全当归:当归可分为头、身、尾三个部位,既可分别入药(当归头、当归身、当归尾),又可合而用之(全当归)。
中医传统习惯认为,止血宜用当归头,补血宜用当归身,破血宜用当归尾,补血活血宜用全当归。
有人对当归的不同药用部位进行了化学分析,结果挥发油含量:归头为0.93%,归尾为0.92%;糖的含量:归头、归尾均为5.4%;灰分:归头为5.4%,归尾为5.0%。但另有报道,以阿魏酸、挥发油中本内酯为指标,比较归头、归身和归尾的含量,结果为归尾归身归头。用X射线分析测定其金属元素,结果归头中钙、铜、锌含量高,归尾中钾、铁含量高,且差异明显。
熟地黄与当归:两者均味甘性温归肝经,皆善补血,既治血虚萎黄、头晕眼花、须发早白、心悸心慌、月经不调、经闭痛经等,又治久咳虚喘属肝肾亏虚者。
然熟地黄微温滋腻,又善滋阴而填精生髓,治肾阴不足之腰膝酸痛、潮热盗汗、遗精,以及精血两亏诸证;兼能滋阴生津,治阴虚消渴等。
当归性温兼入心、脾经,滋腻性小,又善活血调经,止痛,尤适用于血虚兼血瘀痛重者,并治胎前产后诸疾、虚寒腹痛、血痹痛麻、跌打瘀肿及痈疽脓成日久不溃或久溃不敛;尚可润肠,治血虚肠燥便秘。
川芎与当归:两者均味辛性温,功能活血、调经、止痛,皆治血瘀寒凝之月经不调、经闭痛经,及跌打肿痛、风湿痹痛。
然川芎属活血止痛药,上行头目,下走血海,行气力强,又善祛风止痛,主治头痛及风湿痹痛,肝郁气滞胁痛,尤以头痛用之为宜,无论风寒、风热、风湿、血瘀均可应用。
当归为补血药,甘温润补,以补血见长,兼能润肠,凡血虚、血瘀有寒之证咸宜,兼肠燥者尤佳,善治血虚、气血两虚、虚寒腹痛及痈疽疮疡。
桃仁与当归:两者均能活血调经,润肠通便,同治妇科血滞经闭、痛经、产后瘀阻腹痛,伤科跌打瘀肿,肠燥便秘。
然桃仁属活血调经药,性平而甘苦润降,以破瘀生新见长,又能止咳平喘,善治肠痈、肺痈、蓄血发狂、咳嗽气喘。
当归甘温润补,辛温行散,功善补血,可治血虚或气血两虚诸证,虚寒腹痛,风湿痹痛,痈疽疮疡。
三七与当归:两者均味甘性温,归肝、心经,皆能活血止痛,同治跌打瘀肿、瘀血腹痛。
然三七为化瘀止血药,味微苦入胃经,兼滋补之功,有止血不留瘀、化瘀不伤正之特点,善治各种内外出血,兼瘀者尤佳;现代治脑血管病及慢性肝炎等有效。
当归味辛入脾经,长于补血,调经,润肠,善治血虚或气血两虚诸证,虚寒腹痛,风湿痹痛,痈疽疮疡。
鸡血藤与当归:
两者均味甘性温入肝经,皆具补血活血调经之功,既治血虚萎黄,又治血虚或血虚兼瘀有寒之月经不调、痛经、闭经,以及跌打损伤、血痹痛麻、风湿痹痛、中风瘫痪。
然鸡血藤味苦入肾经,药力较弱,又善舒筋活络,适用于血瘀或脉络痹阻者。
当归味辛人心、脾经,药力较强,兼能止痛,血瘀重痛有寒者宜投,并治虚寒脘腹痛、疮肿初起或日久不溃或溃不收口;尚可润肠,用治血虚肠燥便秘。
肉苁蓉与当归:两药均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,用于肠燥便秘。
然肉苁蓉为补阳药,甘而微温,归肾、大肠经,能补肾阳,咸而滋润生精血,故又可治肾阳不足,精血亏虚,阳痿早泄,腰膝冷痛,筋骨无力,宫冷不孕。
当归为补血药,甘温润补,以补血见长,兼能润肠,凡血虚血瘀有寒之证咸宜,兼肠燥者尤佳,善治血虚、气血两虚、虚寒腹痛及痈疽疮疡。当归又具有活血、调经、止痛的功效,用治血瘀寒凝之月经不调、经闭痛经,以及跌打肿痛、风湿痹痛。
相关药品
当归流浸膏、当归补血口服液(丸)、当归养血丸、当归苦参丸、当归龙荟丸。
相关方剂
当归补血汤(《内外伤辨惑论》)、当归四逆汤(《伤寒论》)、活络效灵丹(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)、生化汤(《傅青主女科》)、当归六黄汤(《兰室秘藏》)。
药膳食疗
当归母鸡汤:
文献来源:
1、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,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://www.jixuetenga.com/ycxz/6271.html